各区科协、工商联、经科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文件要求,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武汉市科协、武汉市工商联、武汉市科创局、武汉市经信局、华科大未来技术学院拟联合举办第二届武汉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以“支点聚势突破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项目展示交流、落地转化的综合平台,推进传统产业蝶变焕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二 、组织机构 (排名不分先后)
主办单位: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联办单位:
鄂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
黄石市科学技术协会
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
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
承办单位:武汉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
武汉市各区科协
武汉市各区工商联
武汉市各区经科局
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江城产业投资基金(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
武汉国际创客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光谷创新企业协会
湖北斗转科技园
武汉铱智谷科创服务有限公司
乐创互联(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
武汉互联网产业商会
武汉校友经济控股有限公司
三、参赛条件
( 一)参赛对象
地域不限,具备相关专利、技术成果的创新团队或企业。
(二)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须是高质量、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技术、新成果, 有核心技术,拥有样品、样机或产品。
2.参赛项目有孵化、转化、展示、融资需求。
3.参赛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须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涉及职务发明的需要取得本单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且不 存在泄漏国家秘密的情形。非职务发明参赛项目的创意、技术、产品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他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无产权纠纷。
4.参赛项目需确保材料真实,如申报材料、比赛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四、参赛范围
大赛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进行项目征集。
(一)未来制造。包括但不限于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等。
(二)未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等。
(三)未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先进纤维材料、超导材料、新型光电存储材料、石墨烯材料、 氟化材料、增材制造材料、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等。
(四)未来能源。包括但不限于电磁能、新型储能、氢能等。
(五)未来空间。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器、潜水器、卫星导航、深海作业、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
(六)未来健康。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生物育种等。
五、赛事安排
大赛分为项目申报、初赛、复赛培训、复赛、决赛五个阶段。
( 一)项目申报(即日起至7月中旬)
各参赛项目登录武汉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申报系统进行项目申报 (http://wlcy.whkjcxfwzx.org.cn/)。
( 二 ) 初赛
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评审,对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判,每个领域按一定比例选出晋级复赛的项目。
(三)复赛培训
邀请专业导师对参赛选手进行辅导培训,完善项目方案,提升参赛选手能力。
( 四 ) 复赛
采取展览展示、路演答辩等方式,选出晋级决赛项目。
( 五 ) 决赛
采取路演加现场答辩的形式决出各奖项,并进行现场颁奖和表彰 。
六、奖项设置
大赛将设立金银铜奖,一、二、三等奖,单项奖(创新风采奖、创新新锐奖、最具投资潜力奖)以及优秀组织奖。
七、激励政策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获奖项目的不同需求,从技术升级突破、 投融资需求对接、商业模式打磨等方面量身定制激励政策。
(一)技术服务,享受院士(专家)见面会及技术指导,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二)政策服务,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协助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三)金融服务,广泛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构建产业投资矩阵,持续以科技金融服务赋能参赛团队。
(四)创业服务,组织优秀孵化器及优秀创业导师对科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辅导并提供场地支持。
(五)成果转化服务,组织项目成果路演,畅通科技成果流通和共享渠道,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六)宣传服务,对优秀科创团队人物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优秀者推荐参与相关科技工作者评选。
八、有关事项
(一)请各区科协、各区工商联、各区经科局,各有关单位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推荐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二)鼓励各高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积极组队参赛。
(三)复赛、决赛比赛形式、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联系方式
赛程赛制咨询:杨 松
027-82847162
项目报名咨询:潘 龙
15071078615
网站技术咨询:赵玉琦
15972102336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6月9日